衝浪板損傷修補指南|VAST教你判斷各種板傷與自修或送修建議

繼上一篇板子破了洞怎麼辦,自己補起來!,這一次要來寫一下其他常見的衝浪板損傷。衝浪板雖然設計還算堅固,但在反覆使用、搬運與浪況衝擊下,難免會出現各種損傷;無論是表層刮痕、輕微裂縫、凹陷、進水甚至脫層破洞,都會影響浮力、穩定性與板子的壽命。
本篇文章將分類解析常見的衝浪板損傷類型,並提供你修補與處理建議,協助你判斷何時能自己修、何時該交給專業維修,讓你的愛板維持最佳狀態,陪你繼續浪上馳騁!

為什麼板傷不能拖?

  • 板子進水後會改變浮力與重心

  • 水分會滲入 EPS 或 PU 發泡層,導致發霉、脫層、腐化

  • 長期不處理會讓原本小傷變成結構性大問題,例如板子進水後,如果沒有確實修復處理,而在某一次放在車頂或車內,板子內水分受熱膨脹,就有可能導致衝浪板產生delamination脫層,板子會有不規則突起(俗稱碰估),踩起來會空心有氣泡的感覺,必定會影響你浪上的腳感。

即時處理不只是修復,更是延長你板子的生命週期與安全性。

常見板傷類型與處理對策

板傷類型

外觀特徵

修補建議

是否可自行處理

輕微刮痕/表面裂痕

表層白線或輕微破損

拋光+補膠即可

✅ 是,使用UV樹脂快速修補

凹陷(壓傷)

表面凹陷但無裂

沒有裂建議不需要修

沒裂則不需要特別處理

裂縫(Crack)

可觸摸感覺斷裂線

打磨後補膠或裂縫較長時可用玻璃纖維布補強

⚠️ 初學者可嘗試,但最好交專業

洞/破洞(Ding)

穿透性破損,板內發泡層裸露

完整乾燥後使用玻纖布與環氧樹脂層疊修補

⛔ 建議送修,結構需完整重建

脫層(Delamination)

表面膨起、軟陷、內層空氣感

重貼玻纖層,需高技術與設備

⛔ 嚴重結構問題,需送專業維修


判斷是否進水的小技巧

  • 板子異常變重

  • 表面膨起異常

  • 敲擊時聲音悶鈍

  • 板在岸上曬到太陽溫度上升時,看到疑似裂縫滲出水

✅ 若有懷疑,請先完全風乾5-7天之後再次確認是否已乾燥,再進行打磨與修補。

常用衝浪板修補工具介紹

  • UV固化樹脂膠:最方便快速的小傷修補工具,陽光照射下數分鐘內硬化(可參考網站購買補板膏)

  • 沙紙/打磨墊(100–400 grit):修補前/後、粗糙/磨平表面使用

  • 玻纖布(Fiberglass):結構性破損補強用

  • 環氧樹脂 Epoxy Resin:搭配玻纖布作為結構性重建材料(須避免用錯樹脂類型)

  • 刮板、手套、口罩:安全修補基本裝備

📌 注意:PU板與EPS板需使用不同類型樹脂,使用錯誤可能導致板身融解或損毀!

常見問題 FAQ

Q. UV膠補起來看起來不平整,這樣可以嗎?
 A. 表面不平影響美觀與滑行時摩擦感,但功能上只要封住即可。可用細砂紙再打磨平整。

Q. 我的板子沒裂但變重,是進水了嗎?
 A. 很可能是,建議全板再次仔細檢查一番、拆氣閥或放置通風處自然風乾 3–5 天以上,再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Q. 修補用錯樹脂怎麼辦?
 A. 若使用EPS板卻塗上PE樹脂,會導致不可逆損害,泡綿會被融化。發現時應立刻刮除並重新修補。

修好你的板,就是調整好下一趟浪上的狀態

衝浪板就是你的浪上夥伴,每一條裂痕、每一次修補都記錄著你的浪跡旅程。學會修補,是成為成熟浪人的一環,不只是保護你的裝備,更是對海洋與浪板的尊重。

如果你有一個空間可以修補、打磨衝浪板,就自己動手吧! 不過如果沒有空間、家裡又怕粉塵太多也是可以就直接送給專業的維修。下次衝浪板受傷了,不用慌,小傷就自己拿出膠、拿起砂紙修補,重回浪上,就像從沒被擊倒過一樣!


Leave a comment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