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t 城市浪人 | 把夏威夷搬進台北市,SWELL CO. CAFE 老闆 Austin

Vast 城市浪人 | 把夏威夷搬進台北市,SWELL CO. CAFE 老闆 Austin

照慣例,在訪問一每一位浪人前,我都習慣做些準備功課,上網搜尋資料,藉由了解浪人們的背景,整理訪問大綱。輸入關鍵字「SWELL CO. CAFE Austin」,就立刻出現了許多媒體和資料,是目前為止Vast訪問過的浪人中,資料庫最豐富的一位,從SWELL CO. CAFE的知名度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也許你沒聽過他的店,但你一定對大安區那面印著「HAVE A SWELL DAY」的浪花牆有點印象。看完各種資料後,對Austin有了些基本認識,寫下了幾個關於「衝浪、咖啡和理想」的問題,準備展開這次的訪談。 第一次走進SWELL CO. CAFE,映入眼簾的是衝浪板、木頭和好多的多肉植物,選了一個可以感受到太陽溫度的靠窗位置,室內的空間讓人有置身沙灘的錯覺,仿佛等等會有衝完早浪的Surfer推門進來買咖啡。老闆Austin把自己喜歡的生活風格實現在SWELL CO. CAFE的每一個角落「衝浪是一個生活的型態,就跟咖啡一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會希望這個東西是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很容易的去感受到它存在在生活裡面。」衝浪年資超過十年,Austin追求的第一目標不是衝浪技巧的進步,而是把喜歡的衝浪生活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 Austin在台灣接觸衝浪,在夏威夷愛上衝浪lifestyle。剛開始接觸衝浪也是帶有一點狂熱性質,和朋友三兩天就往海邊跑,因為水性還不錯,這項運動很快就能上手。當完兵的他帶著嘗試不同生活的想法,先到澳洲打工渡假半年,被問到在澳洲應該有去衝浪吧?Austin笑著回憶「那時候就是瘋狂工作,一次打兩份工,根本沒衝過幾次浪。」在那幾次衝浪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遇到鯊魚警報,被水上摩托車趕上岸。在澳洲沒有衝過癮的遺憾,接下來都在夏威夷被撫平。在這個人人口中的「衝浪聖地」,Austin買了衝浪板,開啟了他衝浪生活的大門「國外和台灣的衝浪文化發展是非常不一樣的。那時候覺得衝浪可以和生活結合在一起,我不是為了去運動而去衝浪,而是衝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水。」 開咖啡廳這件事一直以來,好像是所有人放在心裡的夢想,對Austin來說卻不是一個放在to do list上的職業選項。在夏威夷找到了喜歡的生活風格,想把它帶回台灣,「用咖啡廳來實踐」這個想法慢慢的才在他的心中成形。回到台灣後,用了三年的時間在兩間咖啡廳打基礎,從咖啡的基本知識到如何沖煮,在陌生的領域,需要穩扎穩打來儲備能量。聽到這裡會覺得Austin在面對目標時,準備了很充足的計畫「其實我是一個滿走一步算一步的人,但如果想要做一件事,我就會急著想要把它做好。」也因為堅持不放棄,才有今天的SWELL CO. CAFE。 「喝咖啡就像衝浪,他不是一個需要很刻意去維持的事情,而是一個生活中很必要的存在。」這也是Austin想在店裡傳達的理念,希望SWELL CO. CAFE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開店之後,衝浪的時間變少了,不會執著於一定要去海邊,有好浪和有朋友一起,成為現在Austin現在去衝浪的主要動力。 本來理想的狀態是把店開在海邊,更貼近Austin心中的模樣,但因為市場等種種因素,這個念頭先暫緩,值到最近,也是SWELL CO. CAFE開店四年之際,這個念頭又重新燃起,也許是台東,也許型態更多元,都還在思考中,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次離海更近了。
Vast城市浪人|提供浪人在城市裡的一個棲身之地,開燈咖啡-老闆阿潘&闆娘阿咪

Vast城市浪人|提供浪人在城市裡的一個棲身之地,開燈咖啡-老闆阿潘&闆娘阿咪

禮拜一是開燈咖啡 Dawn Surf & Co. Cafe 唯一的公休日,阿潘&阿咪和我們約在這一天,是難得他們可以好好坐下來聊天的時間。那天一走進巷子,遠遠地就看到開燈咖啡的招牌,一進門聽到幾聲Nami的叫聲,阿咪泡了一壺手沖咖迎接我們,濃濃的咖啡香和輕快的音樂,這一天沒有其他的客人,就我們四人一狗的店裡,十分自在,連平時膽小的Nami也卸下心防和我們玩在一起。 開一間咖啡廳是阿咪一直以來的夢想,從學生時期就在咖啡廳工作,正因為兩個人都很喜歡喝咖啡,也喜歡在咖啡廳待上半天,阿潘笑著說:以前他最喜歡的組合就是「布朗尼+香草拿鐵」,現在還是喜歡最原始的手沖黑咖啡,對他們來說「衝浪」和「喝咖啡」都是很放鬆的事情,把兩件最喜歡的事情放在一起,開燈咖啡就這樣誕生了!  把所有喜歡的元素的集結在一起,沒有給予這間店任何設限,開燈咖啡就是倆人夢想中在海邊看到咖啡廳的樣子,木製的內裝,水藍色的牆面,店內放了幾張的衝浪板,牆上掛了幾幅他們的衝浪故事,隨處可見的的衝浪裝飾品和書籍雜誌,彷彿窗外就是一整片的沙灘和大海。不只賣咖啡,結合了調酒,還有咖哩飯,阿咪說:「就單純的因爲很喜歡吃咖哩飯,所以一開始就決定咖啡廳要賣咖哩飯」,他們把所喜歡的生活樣貌帶到城市,分享給大家,也是浪人隨性坦然的生活方式。  說到和大海的緣分,其實阿咪是在開店後的一年多才認真開始學習衝浪,阿潘一開始身為一個教練的角色,默默在身邊保護,但不知道女生學習衝浪會不會也有這種經歷,男生總是說:你就划,划出來!但女生心裡想:我就划不出去啊!只有一直被浪蓋到疲憊的心,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不是那種浪漫的偶像劇情)直到遇到了一群女生的衝浪朋友,一起研究這道浪怎麼追、一起衝浪花、一起分享衝浪的感受,才真正開始享受衝浪。  對於衝浪十幾年的阿潘,只要一回到海裡,就能找回內心的平靜,當頭腦思緒繁雜、被情緒所困擾的時候,就會想到海邊走走,就算沒有浪,和朋友在沙灘上聊聊天也很舒服。第一次衝浪的他並不懂怎麼享受這個過程,一段時間後,才陷入狂熱,透過自己不斷地摸索和嘗試,他說:「以前看衝浪老手說,當你發現腳指頭一直卡到沙的時候,那代表你永遠離不開海邊了!」當下覺得真的是這樣子喔?沒想到幾年後自己也成為那一位離不開大海的人。 開店初期,忙碌的生活讓兩個人只能把握著工作前,天未亮的時後前往海邊追晨浪,一起在海上等浪,就如同他們的店名,「開燈」是浪人都應該知道的名詞,早晨天還未亮時就奔向大海,在海面上迎接日出,從東邊灑下的晨曦就像為衝浪人們開了一盞燈,讓早早在海裡的浪人們可以看見每天的第一道天光,開始一天的生活,才有動力再回到台北。現在的他們衝浪看的是緣分,有空閒的時間就去,身體累的時候就好好休息,更專注在調整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平衡。  這6個年頭裡,在沒有好浪的日子裡,城市裡還有這樣一個浪人的棲身之地。 在開燈咖啡,阿潘和阿咪很努力的在城市裡落實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下一步的夢想就是希望能搬到海邊生活,擁有一間真正座落在海邊的咖啡館,過著每天擁抱大海的日子。   Photo by 找象攝影室 開燈咖啡 Dawn Surf & Co. Cafe https://www.facebook.com/dawnsurfcafe/
Vast 城市浪人|用畫筆描繪生活,衝浪豐富生命的大海藝術家 – Debbie Yang

Vast 城市浪人|用畫筆描繪生活,衝浪豐富生命的大海藝術家 – Debbie Yang

初次見到Debbie,她留著帥性的短髮,揹著後背包,手提幾卷剛去美術社買完的畫布走進店裡,開心的跟我們打招呼,身上自然的散發浪人的隨興,但多了一份獨特的魅力。Debbie是Vast開始城市浪人企劃後第一個採訪的女浪人,在家庭中她是一名媽媽,在浪上她是享受大海的surfer,在生活中她是一位筆觸溫暖的藝術家,透過這些角色堆疊出她生活的樣貌。 每個人會接觸衝浪都有一段故事,對Debbie來說,游泳是她踏入衝浪大門的一把鑰匙「我一年四季都在游泳,就算再累,也會堅持每天游完1500才會回家。」因為這個原因,朋友就推薦她接觸衝浪,畢竟水性好對於新手來說絕對吃香,她就這樣一頭栽進衝浪的世界。第一次衝浪是在白沙灣,站在長板上玩了一整天後就深深愛上這項運動,之後從長板、短板一路玩到Body board,也因為衝浪認識了現在的先生Boo-a,是她在海邊認識的第一個男生。     PHOTO BY 福哥 慢慢的,衝浪和大海開始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個禮拜從台北坐火車到蜜月灣衝浪,從一開始想要練招,到後來放慢腳步享受衝浪的過程,Boo-a和大海讓她的想法不斷調整「有時候衝浪就是順順衝就好,不是說今天一定要做到什麼招式,享受衝浪的過程很重要。」Boo-a在某一次衝完浪後和她分享這句話,也讓Debbie在往後用更放鬆的心態去看待衝浪「我們兩個都可以自己去衝浪,享受獨處的時光,在海水裡面會有種被淨化的感覺,思考一些平常沒有在思考的事情。」結婚後很難有可以一起去海邊的時間,但衝浪是兩個人的專屬放鬆方式,用海水洗淨思緒也是Debbie調整自己的方式。 比起衝浪,繪畫更是Debbie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興趣,對復興美工畢業的她來說,畫畫這件事就像寫日記,藉由畫筆來記錄自己當下的狀態和感受,不需要強迫自己,有感受的時候自然就會提起筆。一直維持的繪畫習慣在生完小孩後停擺了一段時間,在Boo-a的鼓勵之下,她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拿出顏料和畫筆「透過繪畫,我越來越清楚自己喜歡的事物,椰子樹、夕陽和天空是我畫裡最常出現的元素。」除了自己畫,Debbie也想讓更多人感受到繪畫的快樂,開始在大溪國小指導小朋友,一起在畫裡揮灑大海的顏色。 「很多事情其實一開始也沒有講白說你選擇了這個,就必須要放棄什麼,我覺得要不要放棄是自己去定義的,你只要想做,就會想辦法努力地去做。」開始有了家庭、有小孩和責任,面對自己喜歡的事物,Debbie沒有打算放棄,反而是更堅定的去執行,她知道要扮演好媽媽的角色,必須先扮演好自己「你一定要先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如果你自己帶小孩都不開心,你要怎麼開心的照顧你一整個家。我們要讓自己很漂亮,看自己好好的才會很開心」不要變成社會期待妳變成的樣子,而是用力做自己覺得對的事。 從台北搬到宜蘭,城市到海邊,現在每天騎機車都會經過龜山島,觀察雲和海的變化成為她每天的例行公事。被問到喜歡城市還是海,她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海!我們現在的生活太便利了,你想要什麼,一出門就有。但住在海邊欲望會降到最低,珍惜發生的一切。現在我如果還住在台北,我應該會每個月都在買板子(笑)」比起年輕時對衝浪的執著,現在反而放寬心,不會每天想著衝浪,有空再衝就好「現在家就在海邊,想下隨時可以下」,目前沒有比陪伴家人更重要的事。 在還沒做這次訪談前,總覺得Debbie就是那種酷酷帥帥帶點叛逆的女生,但訪談的過程會慢慢感受到她的溫度,說到熱愛的事情眼睛會發亮,談到Boo-a會有一點嬌羞,雀躍的和我們分享她的作品,就像內心住了一個小女孩,對生活充滿熱忱。讓我們一起期待今年年初辦完畫展的Debbie,繼續創作充滿靈魂的作品。 Debbie Art https://www.facebook.com/debbieart2015/
Vast 城市浪人|旅居世界各地,從衝浪選手到品牌總監的歷程 - Jun Jo

Vast 城市浪人|旅居世界各地,從衝浪選手到品牌總監的歷程 - Jun Jo

旅居世界各地的Jun,在夏威夷、洛杉磯、日本、台灣、峇里島都可以發現他的身影,他將在世界各地旅行吸取來的養分轉換為創作設計的靈感。出生在日本,4歲後搬到夏威夷生活,15歲開始接觸衝浪,從業餘到專業選手,與朋友一同創立潮流品牌,在幾年前成為Vast品牌總監,我們將這一段深刻的緣分慢慢分享給大家。 我們把握Jun旅行到亞洲的時間,從日本來到台灣,過幾天又將飛往峇里島時的某天下午聊聊天。說到如何開始接觸衝浪,Jun娓娓道來,13歲時在夏威夷上拳擊課,天氣很熱,每天下課後就衝到海邊游泳,從那時候開始認識到浪,當他第一次成功Bodysurfing追到浪,他說:「人生就此改變」,第一次感受到被海洋推動的力量,有一種說不上來神奇的感覺,他知道衝浪將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那天 Jun 和我們分享,當還沒有衝浪板的時候,靠的是麥當勞的托盤來衝浪,我完全無法想像,有人試過嗎?!不知道是什麼感覺(笑)。就這樣一步一步前進,15歲擁有第一張浪板,在17歲從業餘轉為pro sufer,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靠著對衝浪的熱情,每天腦海裡想的都是衝浪,甚至完全不想去學校上課的那種熱愛,He said:「 I fall in love with surfing 」。短短的3年內就拿下日本 JPSA 巡迴賽冠軍且連續兩屆,讓 Jun 被譽為最具技術和爆炸性的衝浪者之一。 正當衝浪選手生涯最顛峰的時刻,Jun 決定開始旅行各地,瀏覽世界各地的街頭文化,把東京、紐約、洛杉磯、歐洲的潮流風格帶回夏威夷,在2002年與三個朋友創立了in4mation這個街頭潮流品牌,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一位是滑板玩家、一位是音樂人、一位是藝術家,而他是衝浪愛好者,這個品牌集結了他們所熱愛的事物,將這些不同的文化和元素呈現在品牌的作品中。 在一個緣份下認識了Vast的主理人Sam,彼此有著很相近的理念,因為我們都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互動還有文化價值,於是開始了與Vast的這段緣分與旅程,一起走遍世界各地去衝浪,再把旅程中發生的記憶帶回來分享給大家。 在過去他喜歡逛逛城市多一點,但現在的他更喜歡走近大自然,因為每天都有著不一樣的變化和驚喜,在山中健行、海邊衝浪或在各地旅行中都能從大自然中獲得很多創作靈感。 在 Vast 的服飾設計上可以發現很多大自然的元素,鯊魚、魟魚、海浪、原住民達悟圖騰,也可以在設計上看見我們想傳達的訊息「Natures Always Wins」代表著大自然是我們無法抵抗的力量,我們選擇與它和平共處,並對它抱持著尊敬的心。「Climate Change」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希望透過服飾帶進大家的生活中,表達一種生活態度。   訪問完隔兩天,Jun接著飛往峇里島,準備拍攝2020的春夏新品型錄還有這一趟的衝浪之旅,這一次將會有更多的驚喜等著給大家!
九⽉底去菲律賓科隆島, 不信雨季的邪!

九⽉底去菲律賓科隆島, 不信雨季的邪!

突然擁有一個空檔的假期,預算不多,東南亞國家是腦海中出現的第一選擇;想去海島,又不想要觀光客太多,就想起前陣子朋友介紹的科隆島!雖然9月底是雨季,還是不信雨季的邪!果斷地訂了機票,就出發了!     |航行在一望無際的海上 ⼀下⾶機就直接上船出發前往「Pass Island」,⼀個距離科隆鎮上需要航⾏兩個⼩時的無人⼩島,在⼈煙稀少的沙灘上,除了島上的⼯作⼈員和導遊,就只有我們兩個遊客獨享整片沙灘和這座小島。在這座小島上可以去後山探險,也可以躺在沙灘上看星星(但是雨季看不到星星XD),其他時間就是跟狗兒們攤在沙灘上一整天,喝酒、放空休息,很Chill的日子。     |我在島上的新朋友們 我們想去後山走走探險,請民宿主人幫我們包了一輛三輪車,跟司機確認好行程,心想用英文都溝通好了,應該不會出差錯!司機把我們放在一條小路,告訴我們:「一直往右走就到了!」不疑有他,我們就一直向前走,但路徑越來越不明顯,芒草已經高到快看不到回去的路了,雙腳也被割得亂七八糟!走了兩、三個小時後發現迷路了,只好趕快找到大馬路回去後和司機求救,司機很快的來救援我們,說他知道一條捷徑,可以帶我們上去,但要付一筆錢,都努力到這時候了!摸摸鼻子就跟著司機走,登山口就在離原本路線前方不遠的地方(才發現被唬了啊!)     |騙錢的三輪車司機     |迷路的山上 迷路的時候體力已經消耗了一大半,走到一半肚子不爭氣的絞痛了起來,水土不服吃壞肚子,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為了找廁所,只好中途折返...也算是一趟令人印象深刻的健行。     |在山上肚子痛的我 行前準備時,在網路查科隆島的遊客通常是參加當地旅⾏社搭配好的套裝⾏程,費用相當便宜。每⼀家的行程都差不多,但不是符合心中想要的,⽽且每⼀家都有負評。所以我選擇了⼀個去科隆島旅⾏之後愛上科隆並在那邊⽣活的台灣女⽣ Tiffany(Facebook:廢在coron巴拉望,她很細⼼,想要在這邊走跳跟著她就對了!) 我們兩個⼈包了⼀艘船,跟Tiffany說我們對奇形怪狀的岩⽯、⼈煙稀少的沙灘跟五顏六⾊的珊瑚比較感興趣,她就直接安排了幾個自己的口袋私藏景點。     |梭子湖奇形怪狀的石頭     |雖然下著毛毛雨有點可惜,但還是很美! 起床吃完早餐趁著天空還算晴朗,出發第⼀個景點「珊瑚花園」,能⾒度還算是很⾼,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紫⾊珊瑚。還有綠⾊、藍⾊、黃⾊!(台北俗⼤開眼界)      |這張照片是用gopro拍的,水還算很清澈!     |在菲律賓第⼀次聽到「珍珠農場」,也是我第⼀次看到的海上警衛室。 在科隆島上沒有獸醫,看見路上很多的流浪動物⽽且身體狀況也很差,但貓咪們都很親⼈還可以抱抱牠們。     |在街上遇到超親人的貓 在科隆待了七天六夜,以雨季來說我們相當幸運,只有在航⾏的時候遇到⼤雨,其他時候老天都很賞臉,這裏潮濕的程度是汐⽌的四倍!但卻帶來的很多⽣命⼒,有⼀天住在樹屋上看到跟半隻⼿臂⼀樣⼤的蜥蜴!⼜讓我⼤開眼界。     |有一晚的住宿在很原始的樹屋上 住在海岸線第⼀排的⽔上屋也只需要400塊台幣/兩個⼈,晚上隔著⽵片做的牆壁,可以感受到外⾯的 風和雨,意外的很好入睡。...
Vast城市浪人|把大海搬進城市,加州衝浪選物店Hola Surf主理人-Mick

Vast城市浪人|把大海搬進城市,加州衝浪選物店Hola Surf主理人-Mick

台北愛海的人都應該認識Hola Surf,一間在仁愛圓環附近,有著濃濃夏日氣息的衝浪選物店,進入店內就像挖寶,原本只有在國外買得到的衝浪商品,Hola Surf將它們帶入台灣,把各國獨特的設計分享給大家。老闆Mick,一身黝黑的皮膚配上溫暖的笑容,堅持自己喜愛的加州生活元素,在城市裡打造一個專屬於愛海人的綠洲。 說到和大海的緣分,就要從衝浪開始說起,Mick在大一時第一次嘗試衝浪,就深深被這項運動吸引「如果沒有衝浪,就無法享受到在浪上滑行的感動,第一次站上板子的興奮感我到現在還記得。」那時候衝浪的人少,常常能獨享浪頭,為了能花更多時間練板,索性在暑假和朋友到金山的衝浪俱樂部打工「那時候網路不發達,要進步只有兩種方式,一是看前輩衝,二是和朋友互相燒國外的衝浪DVD來看。」有別於現在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那時候的DVD每一張都珍貴,要練招就是無限重播,雖然不容易,但Mick就是對這項運動樂此不疲,衝浪也開始影響他日後的每一個決定。 大學畢業後到加州進修就是一個被衝浪羈絆例子,綿延的海岸線、溫暖和煦的陽光和自在愜意的衝浪生活,都是改變Mick想法的重要元素。比起大學時期一頭熱想要在衝浪上不斷變強的心態,在加州他看到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大海是加州人生活的一部分,衝浪、沙灘慢跑或是曬太陽,他們的日常離不開海。」雖然在加州衝浪的時間比台灣少,但這種衝浪生活的風格和節奏卻深植在Mick的心中「想把這種Lifestyle帶回台灣,分享給大家。」這個聲音就這樣在他的心中日益茁壯,學行銷的他沒有依照原先規劃好的路,在回到台灣的半年前,開始著手描繪Hola Surf的雛型,從找品牌到網站架設通通一手包辦,大家都不看好,但Mick知道這是一條他想走的路。 開始種下這場冒險的果實後,後面需要的就是不斷灌溉,沒有任何經營電商的經驗,Mick靠的就是不斷摸索「Hola Surf賣的不只是衝浪裝備,我們可以有潮流和生活,賣的是一種風格。」挖掘一些加州小眾卻別具特色的衝浪品牌,讓大家認識並願意買單,這個過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一點都不容易,也讓原本只想做電商的Mick開始轉型,從參加市集到在花博公園固定擺攤,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全年無休。就像回到剛開始接觸衝浪的他,充滿熱情和動力去面對變化萬千的浪況,不是為了追求功成名就,而是為了心中理想的模樣不斷努力。 被問到做Hola Surf 有沒有後悔過,「後悔倒是沒有,但有一段時間我很排斥衝浪,會覺得去衝浪很像是我的工作,去海邊變成不是去放鬆,感覺是去露個臉,刷個存在感,為了不想跟這個圈子脫節而去。」當一件單純的事變成有目的,快樂指數也會跟著下降「後來有一陣子我就乾脆不去衝浪,如果真的要去,我那天就會公休」能跟朋友一起衝浪的時光總是珍貴,對於衝浪生活的平衡,Mick也在學習的路上。 Hola Surf在最近兩年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實體店面,白色的店身和店內木頭色的裝潢,讓生活在城市生活的你我,可以有一個像到夏日海灘的暖暖氛圍。Mick笑說自己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但對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會很堅持,衝浪一衝就是15年,他身上有浪人的隨和也有城市人獨樹一格的魅力,和Mick在Hola Surf聊天就像在加州的海邊,舒服、溫暖,充滿生活的味道。
Vast城市浪人|看過繁華,更明白心中嚮往的簡單自由-楊大哥

Vast城市浪人|看過繁華,更明白心中嚮往的簡單自由-楊大哥

大家對「城市浪人」有什麼樣的解讀?在我們看來不僅僅侷限在衝浪的人可以被稱為浪人,對生活的一種體悟,找尋自己心中自由的人,也是浪人一位。今天的主角是一位年近70的楊大哥,從獨自一人在大陸當老背包客66天,徒步環島30天,到挑戰百岳,這幾年不斷挑戰的不是大自然,而是自己的內心,在不斷的嘗試與突破中,與自我對話,當「年齡不再是阻礙行動的藉口」,人生會有更多的體悟與可能性。 人生就像是一本書,自己走過,才能感受到其中滋味。從花甲之年開始為自己而活,楊大哥走過了一輩子淬煉出來的精華,當楊大哥出現在我眼前,那一種開朗的笑容、健朗的體魄,超緊實的小腿肌!讓我完全忘記他的生理年齡,從對話中可以感受到對生活的熱愛還有心靈的自由,那一天我們靜靜地聽著他的故事,有半輩子也說不完的經歷。他說:「夢想和現實之間有很多內在的和外在必需條件,除了身體健康、有一點生活費,還有最重要的是為了什麼而去?」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像緬甸、西藏、新疆、內蒙古、柬埔寨,這樣具有原始風景,人文特色的地方,但卻是第一次當個老背包客。在中國的旅行,一開始是和朋友兩人結伴出發,但中途朋友有事回了台灣,這樣的突發狀況,心中不是沒有過忐忑。想去的地方並不是一般的大城市、觀光景點,考量異地各種不確定,長期在外自己的身體狀況,家人的擔憂,有過猶豫與不安。「人生,莫待徒悲嘆,時不我予」,於是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走走看。突破心中的障礙,這一走,就是66天,走進不熟悉的地方鄉村,真正體驗當地的人土風情。也到訪了24年前與雙親同遊的長江三峽過葛州垻,如今形單影隻舊地重遊格外有感觸。 大哥和我們分享在西安摔碗酒,豈是一個爽字了得 (對於什麼摔碗酒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查看典故喔)! 在西嶽華山遇到一群要去爬山的遊客,都是年輕人,自己是年紀最大的,背了輕裝小包,一個人在後面慢慢走,其他人邊走邊唱歌,遇到一位年輕人問:「大爺,您怎麼走這麼慢?」大哥說:「你要想爬完,就跟著我走!」起初年輕人抱著懷疑的態度,但過了兩公里,全部人都氣喘吁吁時,大哥追了上來,因為爬山經驗豐富,知道該怎麼調整步伐與呼吸,才能走得長遠。五個山頭,只剩下這位年輕人與外國人一起走完這9個半小時。   這趟一個人的旅程,讓楊大哥有了很大的改變,有很多的時間跟自己對話,也想通了很多過去想不通的人情世故與一些心中的芥蒂,心中豁然開朗,好玩與受苦只在一念之間,享受不在花錢多,窮遊的方式對這段旅程更有體會,走出來難,繼續走下去更難,這些體驗都內化成心靈的養份。  當我問到為什麼想要徒步環島?「也沒有想過為什麼要,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在中國一個人生活了那麼多天,在台還灣有什麼好怕的呢?大不了搭個計程車就可以回家了!」剛退休時,身邊的朋友都說愛台灣就是要去把台灣走一圈,過了7、8年,有了大陸自助行體悟之後才動了身。 當初徒步環島,原本女兒要幫自己做了一面旗子,但後來沒有帶上,其實是大哥怕自己走了三天就放棄,從楊大哥口中說出「徒步環島真的很辛苦」,出發時穿了一雙涼鞋,第一天就開始起水泡,到了第四天就整雙腳都是水泡,他說在網路上查了一查幾乎沒有在他這個年紀完成徒步環島的人,「要開始出發很簡單,但完成的人卻不多。」 從關渡大橋出發,第一天才走到桃園大園,到了晚上7點在機場跑道旁找到了一間小廟,綁上吊床,掛上蚊帳,殊不知一整個晚上被飛機聲吵到睡不著。問楊大哥為何要選擇像廟宇這樣的地方落腳呢? 他說舒適易生怠惰之心,在較為艱難的環境下,才會專注目標。每天凌晨3點出發走到日落,經過12個小時後找個落腳處,每天25~45公里的路程。旅程的前兩天老婆還會打電話來問:「走過癮了嗎?要回家了嗎?」他心想:「如果老婆開車來接我,我真的會上車,因為真的很痛苦。」但走了一週過了苗栗之後,楊大哥知道自己不會回頭了!路上還遇到同好互相加油打氣,就這樣30天走完了台灣一圈。 楊大哥在短短幾年就走過了25座百岳,看過大山大水,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生的最佳導師,大哥是位多神論者,不論是山還是水,對大自然充滿敬畏,開始爬山前,與之來一段心靈對話,在爬山小酌時,也會向山敬一杯酒!「山啊!我不是來征服你的,是來走近你的,我挑戰的是自己,與你親近讓我更認識自己,更自在生活。」  為什麼要爬山? 為什麼要開始一段旅程? 這沒有標準答案,出發前不一定真正知道,有時候是在旅途中突有所感,有時是結束旅程後才豁然開朗,甚至是幾年後回想起來才有的體悟,看過繁華,更明白心中想要的自由,追求簡單自由,不管到了幾歲,還是要繼續爬山,繼續旅行,不讓生理年齡限制了心靈的渴望,總是可以從不同的旅途中獲取養份。 現在他還在繼續完成自己的故事,你呢?
2019 VAST LOVE 聖誕送暖

2019 VAST LOVE 聖誕送暖

回顧2019,VAST探索了讓人興奮的新浪點旅程,也在衝浪露營活動跟大家一起創造瘋狂熱情的回憶,還開始了浪板分享介紹的影片,城市浪人的系列報導,我們將官網重新改版,讓這裡變成跟大家交流的平台,傳遞更多VAST的價值與能量。 2019年是很棒的一年,VAST要用愛與分享為這美好的一年畫下完美的句點。在充滿溫暖與感恩的季節,好好感謝身邊遇到的每一個人,同時也在思考與反饋,在年末 Vast 透過一點小小的力量去回饋社會,與世界和平會一起當孩子的聖誕老人,在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與老憨兒的第一次接觸,陪伴的也許不多,但希望可以在每一個人心中種下一顆美好的種籽。 曾經小時候我們都在期待聖誕老公公的來臨,希望能夠完成自己的心願,不知道聖誕老公公會不會太忙而忘記自己,但心中的期待不會減少,當收到禮物的那一刻,內心會有滿滿的快樂!2019年Vast邀請大家來當孩子們的聖誕老人,店內的聖誕樹上掛滿38位來自 世界和平會 和榮光育幼院孩子們的願望,有些願望真的很平凡、很簡單,默默地願望卡被很有愛的大家認領完了!當陸續收到大家準備的禮物,我們已經迫不及待這一天的到來。 12/23的晚上,當孩子們一走進店裡,大家就感受到滿滿的活力,我們一起享用聖誕晚餐,這是很多孩子們的第一次,第一次品嚐酪梨、藜麥、甜菜根這樣的食物,第一次在VCE餐廳用餐,第一次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又或是第一次和這麼多人一起度過。 「我的聖誕願望是10雙襪子,可以和哥哥輪流穿。」「我想要一本筆記本,因為我的快寫完了。」「我想要一顆足球,因為我要運動。」「我的心願是一件暖和的厚外套。」這些看似簡單的願望,在孩子們拆開包裝後變得不簡單,他們看到禮物後開心又閃亮的眼神,我想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一份簡單的禮物帶給他們大大的滿足。 謝謝和我們一起準備禮物的每一個你,希望孩子們的感謝小卡也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滿滿的愛和溫暖。也因為這個機會,接觸到這些可愛純真的孩子,在他們身上充滿很多希望與願景,也提醒著我們保持自己的初心。 除了當孩子們的聖誕老人以外,還有另外一群特別的孩子們需要關心和照顧,他們是「老憨兒」,你我應該都對這個名詞感到有點陌生,那是我們第一次接觸,「一個心智只有5歲的孩子,住在45歲的身體,卻是65歲的體能」,是能讓大家快速認識他們的描述,但卻無法完全地概括他們。 聖誕前夕,Vast的工作夥伴們一起到「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南港養護中心」,既是送暖也是陪伴,從我們出現的那一刻,大家臉上都掛著笑容,當我們打招呼,他們也會熱情的回應,老師說只要有新朋友來,他們都會特別開心,我們一起丟球、運動和按摩,因為他們老化的速度很快,身體機能都已經開始退化,也許他們行動不方便,手無法伸直或舉高,但還是很努力地和我們玩,經過相處後在他們身上看到純粹靈魂的可貴,這場志工活動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卻是很深的感動。 當我們準備離開,老師讓大家跟我們道別,其中一位老憨兒的眼淚突然落了下來,是因為捨不得我們的離開,天阿!當下同事也跟著一起哭了,對他們來說新朋友來去去,每一次都還是會感到難過,我們不確定下一次什麼時候還能一起玩,但在那一天我們互相度過很美好的時光。   每位參與的同仁都不自覺的全心投入,原來關於快樂與滿足,給予與獲得,我們都還在學習。如果沒有接觸,我們不會了解到人與人之間可以這樣單純美好,從他們真心的笑容,熱情的回應,不捨的眼淚,我們獲得了更富足的收穫。透過每一年的#Vastlove 希望可以將愛擴散到更多角落,我們能做的很少,但希望這些種子能發芽茁壯。謝謝每一位夥伴,謝謝世界和平會、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榮光育幼院的支持!還有孩子與老憨兒們帶給我們的感動,2020年我們還會繼續努力。
Vast 城市浪人|從三鐵玩到衝浪,對熱愛的事義無反顧,生活中的愛玩客-Jason Lai 賴俊龍

Vast 城市浪人|從三鐵玩到衝浪,對熱愛的事義無反顧,生活中的愛玩客-Jason Lai 賴俊龍

Vast城市浪人系列文章來到第六篇,很多人問說是什麼動力讓Vast一直寫下去,我想很簡單,這些人可能都是你我身邊熟悉的朋友,生活簡單卻獨具魅力,在熱愛的事物上持續發光,透過每一次的訪談,我們看見每個人眼神中的光,堅持所愛,在生活與工作間找到平衡,擁抱心靈上的富足和自由,這和 #Vastlife 的精神不謀而合。